過去數年間,中國潤滑油市場的集中度越來越高。從全球潤滑油市場的格局來看,美孚、殼牌、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等世界最大的15家潤滑油生產商雖然只占潤滑油廠商總數的1%,卻控制了超過60%的全球潤滑油銷量,可見市場集中是潤滑油行業的大勢所趨。
一、潤滑油消耗量基本保持穩定
潤滑油市場的發展受到國家宏觀經濟形勢以及交通運輸、機械設備等行業的發展影響。根據全球獨立潤滑油供應商福斯集團(FUCHSPETROLUBSE)、《中國化工報》等發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潤滑油需求量為3600萬噸。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全球潤滑油需求量降至3220萬噸,2016年全球潤滑油需求量迅速恢復至3873萬噸。據相關數據顯示,預計2017年全球潤滑油的市場需求量將達4001萬噸,全球潤滑油的消費結構較為穩定,車用潤滑油是潤滑油最主要的消費品種。由此可見,隨著世界經濟和燃料油消費的穩步增長,世界潤滑油消耗量基本保持穩定。
圖表1:2008-2017年全球潤滑油需求量變化趨勢圖(單位:萬噸,%)
二、消費結構穩定,車用潤滑油占主導市場
全球潤滑油的消費結構較為穩定,車用潤滑油是潤滑油最主要的消費品種。2016年全球車用潤滑油需求量占總需求量一半以上,達到56%,工業潤滑油約占潤滑油總需求量的44%。
圖表2:全球潤滑油消費結構(單位:%)
三、發展重心向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轉移
潤滑油市場的發展和需求量的變化總是隨各地區市場成熟情況和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特點,其中經濟發達國家地區的潤滑油消費量遠高于經濟落后國家地區。北美和歐洲是潤滑油的主要產地和消費地,但近年來全球的潤滑油行業產能及發展重心正在向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亞太發展中國家轉移,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亞太發展中國家市場成為全球潤滑油需求量增長最快的地區。
圖表3:全球潤滑油消費區域分布(單位:%)
四、行業處于壟斷競爭階段,1%的廠商占60%以上市場份額
據統計,目前全球規模化的潤滑油生產企業約1000多家,然而超過半數的潤滑油市場由9家公司掌控:殼牌、埃克森美孚、雪佛龍、BP等跨國供應商,道達爾和盧克石油公司等地區供應商,以及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等國有石油公司。
自2000年至2017年,殼牌銷售量超過埃克森美孚,成為世界最大的潤滑油公司。殼牌得以獲得全球領先地位的重要原因為其在2006年收購了中國統一潤滑油,這使得其在亞洲和歐洲的部分國家,特別是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市場贏得了有機增長。目前,殼牌旗下潤滑油品牌包括喜力、勁霸、得利士、彭澤爾和統一等。美孚、殼牌、長城等世界最大的15家潤滑油生產商,占潤滑油廠商總數的1%,卻控制了超過60%的全球潤滑油銷量。
圖表4:全球潤滑油競爭格局(單位:%)
五、環保節能是產品發展方向
潤滑油作為石油產品中的一大類品種,具有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較高的特點,一個國家潤滑油使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程度和設備控制狀況及生產效率和環保意識的差異。由于環保和發動機技術進步的雙重原因,北美、西歐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或地區生產商趨于減少成本和使用性能更好、質量較高的潤滑油,為減少潤滑油用量,他們都更趨向于采用天然氣合成油或以高度精制基礎油為配方的高質量環保型潤滑油。
圖表5:全球潤滑油發展方向
從世界車用潤滑油的發展歷程來看,車用潤滑油的質量是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其發展主要是為了適應汽車設計改進,道路狀況改善以及節能環保的社會要求。具體講,發動機技術的進步、延長發動機油換油期、降低對尾氣處理裝置及對排放影響、提高燃油經濟性以及進一步嚴格的環保法規,都將繼續推動車用潤滑油質量的發展。例如,隨著排放法規要求的不斷苛刻,美國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每4-5年推出一代新的柴油機油規格來滿足更為苛刻的排放要求。內燃機油的升級換代不但反映了發動機技術的進步,反映了社會在節能、環保等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做的努力,而且還代表了各潤滑油公司的技術實力和品牌形象,因而內燃機油的研究和發展在潤滑油行業最為矚目。